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电子邮箱:dangtom@163.com
李向民,生于1964年7月,陕西省周至县人,研究员。1986年7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2007年西北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火山岩及相关矿产、地球化学和区域地质综合研究工作。
承担地调科研项目:
1987年—1990年,参加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秦巴花岗岩含金性研究”;
1990年—1994年,参加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预测研究”;
1995年—1997年,参加国家计委科技找矿项目:“北祁连山祁连县—金佛寺一带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预测与靶区优选”;
1995年—1997年,参加主持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科技找矿项目:“折腰山矿床成矿规律及深部找矿研究”;
1997年—1999年主持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白银矿田东部矿床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研究”;
1997年—1999年参加国土资源部“九五”资源与环境科技攻关项目:“北祁连山西段铜、多金属矿产成矿条件及找矿预测研究”;
2000年—2001年,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勘查项目:“北祁连山错沟—寺大隆一带富铜矿找矿预测与评价”;
2001年—2003年,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西部典型造山作用研究”
2003年—2005年,参加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带地质背景调查及数据更新”;
2003年—2005年,参加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研究实施项目:“天山造山带岩浆作用研究”;
2006年—2010年,参加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研究项目“中亚古生代火山岩形成机制及其与成矿关系研究”;
2008年—今,主持中国地调局大调查项目“北祁连成矿带成矿条件研究与找矿靶区优选”;
2010年—今,主持国家地质调查专项项目“北山—祁连成矿带基础地质综合研究”;
2010年—今,参加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研究项目“亚洲构造演化过程中几个关键时段火山岩研究”;
研究成果:
在以火山岩相为基础的路线地质调查基础上,恢复重建了白银矿田东部古火山机构,确立了四个圈小型古火山喷口和拉牌沟中型古火山喷口的存在和位置,为研究火山机构与成矿关系提供了基础保证;提出了白银矿田东部火山中心喷发口周边成矿的新认识,(即铜厂沟、小铁山、四个圈、东拉牌沟—缸沟矿点构成环绕火山中心喷口周边的成矿特征),为白银矿田东部模式找矿奠定了基础。
查明由于剥蚀深度不同使得蚀变岩筒在矿物组合上表现为水平分带或垂直分带。蚀变矿物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小铁山矿床成矿蚀变岩筒在垂深上,随深度的增加,蚀变矿物绢云母和绿泥石由上至下Mg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矿石类型也由“黑矿”变为“黄矿”。
建立了白银矿田东部地区成矿与综合找矿模式。提出了新区缺位矿床找矿预测区和已知矿床间500—1000m深部找矿预测区各两个,经大功率充电法验证都存在深部异常,预测找矿得到初步验证。
在对清水沟—白柳沟矿田蚀变矿物研究基础上,将矿田内广泛发育的蚀变带划分为成矿蚀变和非成矿蚀变带两类;通过综合物探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高精度重力、激发极化和磁发测量),在尕大坂矿床发现了7个异常体,其中1号异常经民采证实为由宽17米的块状矿体引起的矿致异常,显示该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对甘肃北山地区芨芨台子蛇绿岩组成单元中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查明芨芨台子蛇绿岩形成于340.3±3Ma,相当于早石炭世;结合近年来其东部小黄山蛇绿岩定年结果,认为芨芨台子—小黄山蛇绿岩带形成于早石炭纪,它们是北山早古生代洋盆俯冲消减和碰撞造山后裂谷拉伸的产物;表明北山地区仅存在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蛇绿岩带与北山早古生代洋盆有关,在北山早古生代洋盆演化过程中并没有弧后盆地的形成,所谓的北山志留纪岛弧可能是北山早古生代洋盆沿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一带向北俯冲消减过程中于明水—旱山地块南缘形成的陆缘岩浆弧。
对甘肃北山红柳园地区三个井组下部玄武岩和墩墩山群安山质火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查明三个井组火山岩形成于420±15Ma,相当于晚志留世;墩墩山群火山岩形成于367±10Ma,相当于晚泥盆世,表明晚志留世北山古生代洋盆已经俯冲消亡,并开始发生碰撞造山,而晚泥盆墩墩山群火山岩则是北山早古生代洋盆碰撞造山后裂谷拉伸作用的产物,标志北山及相邻地区晚泥盆世进入到新的构造演化阶段—晚古生代板内伸展阶段。
通过对企群群火山岩系组合中的基性火山岩和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测得基性火山岩的成岩年龄为322.6±2.0Ma,酸性火山岩的成岩年龄为319.9±1.6Ma;企鹅山群火山岩主要为拉斑系列,少量为钙碱系列;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稀土、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点揭示:该火山岩系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其源区主要为软流圈地幔,同时有岩石圈地幔源组分卷入,酸性岩浆是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
研究认为:阿尔金南缘断裂带中的约马克其镁铁—超镁铁岩具有蛇绿岩的岩石组合特征,是卷入到阿尔金断裂带的蛇绿岩片,其下部的超镁铁质组分m/f=9.49-9.64,为镁质超基性岩;上部的镁铁质组分具有与大洋中脊玄武岩类似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模式,形成于大洋中脊环境。辉长岩锆石LA-ICP-MS原位U-Pb定年,表明该蛇绿岩形成于500.7±1.9Ma的晚寒武世,它们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产物。约马克其地区铜异常是由产于蛇绿岩单元上部的玄武岩中铜矿化所致,而镍地球化学异常则是蛇绿岩下部单元超镁铁质组分中含镍蛇纹石引起,因而,约马克其镁铁—超镁铁岩具有找寻与蛇绿岩有关的铜矿床的可能。
发表的主要论文及专著:
第一作者出版专著1部。
《甘肃白银矿田东部矿床成矿和找矿模式》地质出版社,2000年
合作出版专著8部。
《中国中西部及邻区大陆板内火山作用》科学出版社,2012年
《天山岩浆作用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年
《祁连山及邻区成矿地质背景图及说明书》(1∶1000000),中国地质出版社,2008年
《中国西北部地质概论》,科学出版社,2008年
《祁连山及邻区火山作用与成矿》地质出版社,1998
《北祁连山清水沟—白柳沟矿田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条件和成矿预测》地质出版社2000年
《甘肃省白银厂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地质出版社,1995年
《北祁连山构造—火山岩浆—成矿动力学》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年
发表主要论文:合作发表论文70余篇。
李向民、马中平、孙吉明等,阿尔金断裂南缘约马克其镁铁-超镁铁岩的性质和年代学研究,岩石学报,2009年,第25卷,第四期。
李向民、马中平、孙吉明等,甘肃白银矿田基性火山岩LA-ICP-MS U-Pb同位素年代学,地质通报,2009年,第28卷,第七期。
李向民、夏林圻、夏祖春等,天山地区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火山岩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岩石矿物学杂志,2006年,第25卷,第5期。
李向民、夏林圻、夏祖春等,企鹅山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7卷,第1期。
李向民、余吉远、王国强等,甘肃北山红柳园地区泥盆系三个井组和墩墩山群LA-ICP-MS锆石 U-Pb测年及其意义,地质通报,2011年,第30卷,第10期。
李向民; 董云鹏; 徐学义中天山南缘乌瓦门地区发现蛇绿混杂岩,地质通报,2002年,第21卷,第6期。
李向民、夏林圻、夏祖春等,东天山企鹅山群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地质通报,2004年,第23卷,第12期。
李向民、夏林圻、夏祖春等,东天山石炭纪企鹅山群火山岩岩石成因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2006 年,第36 卷,第3 期。
李向民、彭礼贵、任有祥等,折腰山矿床蚀变岩筒特征研究,矿床地质,1998年,第17卷。
李向民、彭礼贵、任有祥、李玉忠等,断裂系统与折腰山矿床成矿的关系,西北地质,1998年、第19卷、第三期。
李向民、彭礼贵,甘肃白银矿田矿床成矿模式,矿床地质,2002年,第21卷。
李向民、董云鹏、徐学义、夏林圻、张国伟等,中天山南缘乌瓦门地区发现蛇绿混杂岩,地质通报,2002年,第21卷,第6期。
李向民、彭礼贵、任有祥,白银厂式块状硫化物矿床找矿突破的反思,西北地质,2003年,第36卷,第二期。